股权变更获批 新华保险跻身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谋银保生态闭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
近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披露股权变更最新进度。
杭州银行表示,近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关于杭州银行变更股权的批复》,同意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公司3.30亿股股份。
针对此事,新华保险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投资杭州银行,新华保险可以通过配置红利资产优化资产配置,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底仓资产,促进银保业务协同,增强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面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险资或将持续增配银行股
在本次股权转让获批前,杭州银行曾于1月24日公告相关事宜。
彼时杭州银行透露本次股权转让细节,新华保险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29,638,400股股份,交易价格13.095元/股,转让总价约43.17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受让后,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356,555,844股股份,占截至2025年4月14日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5.63%。同时,新华保险也将成为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且自完成过户登记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
针对此笔交易,兴业证券研报表示,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协议转让完成后,新华保险将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有望获得一个董事席位,可实现权益法核算。
记者注意到除了新华保险外,2024年以来有多家保险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加大对银行的持股。
如,长城人寿举牌无锡银行、信泰人寿增持浙商银行、北京银行;新华人寿、平安人寿增持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等。
对于为什么保险公司如此青睐银行股?
兴业证券解释到,一方面长端利率中枢下行+存量高收益资产逐步到期,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资产再配置压力。银行股高股息+长期稳定的分红回报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在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险资更倾向于增配FVOCI高股息资产+权益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降低利润波动。
兴业证券进一步分析,新准则下,增配FVOCI高股息资产在降低当期投资收益波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高股利,是今后险企权益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加大对优质标的的举牌力度,提升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配比,既是稳定利润表+增厚投资收益的选择,又是积极顺应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导向。
因此,兴业证券预测,保险资金有望持续增配银行。
政策鼓励险资增配权益资产
增配银行股只是保险公司加大权益资产配置的表现之一,从行业角度看,2024年以来,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累计已达28次,仅新华保险一家就先后举牌国药股份、上海医药、杭州银行、海通证券、北京控股等上市公司。
对于下一步权益资产配置策略,新华保险明确表态,坚定看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将持续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新华保险表示,新华保险作为国有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积极落实监管部门对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有关部署,充分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持续加大权益类底仓资产配置,当好支持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在今年业绩发布会,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也表示,新华保险要做耐心资本的担当者,切实推动投资板块做大做强。国家政策支持保险资金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公司将聚焦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做综合金融服务供应商,这既是践行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职责使命,也能够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有利于防范利差损风险,实现资产负债的相融互助。
据了解,最近监管部门大力推动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针对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卡点提出了多项重要政策举措,稳定市场的长期资金供给、优化市场投资结构。
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继首批试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之后,金融监管总局将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其他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
随后,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到,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