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资讯 / 美“对等关税”如何影响银行业?避险情绪下防御价值凸显

美“对等关税”如何影响银行业?避险情绪下防御价值凸显

3838资料
3838资料管理员

  随着美国宣布对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国家加征新一轮“对等关税”,新一轮贸易冲突快速升级,各行业所受影响备受关注。

  清明假期后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低开低走,沪指收跌7.34%,深成指收跌9.66%,创业板指收跌12.5%。作为31个申万一级行业最抗跌的三大板块之一,银行股全天收跌4.67%。

  “对等关税”对银行业有何影响?受访人士认为,银行业可能因此面临额外压力,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银行所受影响将有较大分化,外贸客户占比较大的银行受到的冲击会更为明显,但整体影响可控,零售占比高的银行预计韧性更足。不少机构人士提示,随着避险情绪升温,银行股红利属性和防御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加上长线资金入市加码,对后市表现相对乐观。

  信贷需求将受多大影响

  4月7日,在大盘集体下跌的情况下,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银行成为三大最抗跌板块,跌幅分别为2.14%、4.48%、4.67%。

  银行股中,超半数跌幅在5%以上,其中,西安银行、张家港行、郑州银行、瑞丰银行、无锡银行、兰州银行、宁波银行、苏农银行、青岛银行跌幅超过8%;国有大行和部分城农商行跌幅相对更小,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上海银行跌幅在2%以内,分别为0.45%、1.89%、1.96%。

  对于美国“对等关税”影响,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认为,总体来看,银行贷款需求和净息差将面临额外压力,资产质量有望保持稳健,影响可控。

  戴志锋从经济层面和政策层面影响分析称,一方面,外需走弱,出口相关企业经营承压,银行相关客群的信贷需求、贷款利率、资产质量面临压力,但不同客群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未来预计政策宽松加码,内需领域政策可能对零售信贷需求有所提振,降准降息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有股份行地方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来看,银行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来自进出口企业的资金需求减少,同时跨境结算等业务预计也会受到明显影响。考虑到不同区域外贸经济和企业分布差异较大,相关影响也会有所分化。涉外业务和涉外企业多的银行预计所受冲击会更为明显。

  不过,另一方面,外需承压背景下,国内政策或更加关注内需,消费贷增长空间有望打开。2024年,我国新增消费贷为1.24万亿元,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为6.9%。中泰证券预测,如果政策在内需领域进一步发力,消费贷增长空间的打开预计能够弥补外向型制造业领域信贷需求的不足。消费贷占比高的银行增长弹性可能更大。

  今年以来,银行业普遍加大对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营销活动明显增多。以工商银行为例,记者7日获悉,该行近期开展了“工享爱购”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一季度实现借记卡消费交易额超过4.2万亿元,信用卡消费额接近5000亿元。

  息差有压力也有支撑

  从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净息差延续下行趋势,但伴随存款多维度降息,加上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净息差下行幅度已有较明显收窄。

  以六大行为例,去年各行净息差最高降幅为19BP(基点),相比2023年有3家大行息差降幅超过30BP已有边际好转,其中4家大行净息差降幅较上年收窄10BP以上。

  对于美国“对等关税”可能带来的额外压力,戴志锋从宏观维度分析称,从过往来看,商业银行净息差表现与信贷增速相关性达85%,出口领域信贷缺口可能带动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美“对等关税”如何影响银行业?避险情绪下防御价值凸显

  从政策端来看,降息、存款利率下行、降准等都是市场关心的重要增量政策。中泰证券报告认为,降准和定期存款降息可有效对息差下降形成缓冲,即便考虑增量货币政策,预计2025年银行息差降幅仍将小于去年。

  从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会上释放的信息来看,预计今年行业净息差整体仍将承压,但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从资产、负债两端进行结构优化是各行稳息差的一致选择。不少券商分析人士也判断,从中长期角度来看,银行业息差已经接近底线。

  相比对公领域的压力,零售领域有望迎来更强的息差支撑。近期,随着消费贷利率不断走低,“价格战”迎来监管指导。更早之前,部分地区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经历了低位上调。

  对于支持消费和呵护息差之间的平衡,戴志锋认为,在资本充足率要求下,银行天然有其ROE(净资产收益率)和息差底线,在确保一定的资产规模增速和资产质量稳定的情况下,中长期息差底线约为1.24%。未来,零售领域实际利率的下行可能更加依赖财政贴息。

  银行股防御价值凸显,大行去年分红超4200亿

  随着美国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升温。不少机构认为,在基本面所受影响可控的情况下,A股银行股的红利属性和防御价值进一步凸显。

  国泰君安报告表示,不确定性的定价环境中确定性的供给将成为关键。其中,现金流稳定的板块防御价值凸显,包括银行、公用事业、运营商、高速公路等。浙商证券也称,当前环境下,大金融方向表现将相对占优。

  戴志锋认为,随着应对外部挑战,货币政策宽松的概率提升,一季度国债收益率上行的趋势面临边际变化,银行板块高股息的性价比提升。

  事实上,最近两年,银行板块因为低估值、高股息等持续获得市场资金的逆势追捧,尤其在越来越多银行跟进中期分红的背景下,震荡市中银行股的吸引力较强。

美“对等关税”如何影响银行业?避险情绪下防御价值凸显

  从已披露年报的23家上市银行来看,2024年末,23家上市银行计划分红金额约为3348亿元,加上去年中期分红的2335亿元,合计分红金额达到56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超百亿元。其中,6家国有大行去年合计分红预计超过4200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年度末期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全年分红总额继续保持在千亿元以上。

  对于近3年不同类型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情况,华福证券分析称,国有大行保持稳定的高现金分红比例,近3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30%;股份行近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逐年提升,2023年达到29.4%;城商行近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有所下滑,202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为24.8%;农商行现金分红比例为各类银行中最低,202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为22%。

  从股息率来看,以最新收盘价测算,目前多数已披露去年年报的上市银行股息率在4%以上,其中10家银行股息率超过5%,最高达到5.68%。

  截至4月7日收盘,42家上市银行中仅成都银行走出破净局面,整体市净率中位数不足0.6倍,郑州银行、贵阳银行、民生银行3家银行市净率不足0.4倍。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