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资讯 / 东证资管总经理张锋离职 任职三年九个月资管规模缩水引关注

东证资管总经理张锋离职 任职三年九个月资管规模缩水引关注

3838资料
3838资料管理员

  近日,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总经理张锋因个人原因离任,结束了其三年六个月的任期,董事长杨斌代任总经理职务。值得关注的是,在其任职期间,这家曾以主动权益投资见长的老牌资管机构,管理规模不增反降,引发业内对东证资管战略定位与市场竞争力的讨论。

东证资管总经理张锋离职 任职三年九个月资管规模缩水引关注

  杨斌,曾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 理处科员,上海证管办稽查处、稽查局案件审理 处科员,上海证管办案件调查一处副主任科员, 上海证监局稽查一处、机构二处主任科员、机构 一处副处长、期货监管处处长、法制工作处处长,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稽核总部总经理、合规法 务管理总部总经理、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 风险官、合规总监、副总裁。现任上海东方证券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锋,硕士研究生,2021年8月至2024年4月担任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此前,他曾在多家金融机构任职,包括上海财政证券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还担任过东方红资管基金投资部总监、私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公募集合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执行董事、董事总经理,以及东方红资管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等职。

  张锋任期回顾:规模逆势下滑,业绩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张锋于2021年08月20日接任东证资管总经理一职,此前他曾在东方证券体系内担任研究所副所长、基金投资部总经理等职,是公司内部培养的核心骨干之一。然而,其掌舵期间,东证资管的资管规模从2021年8月约2541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1654亿元,缩水幅度超34%。

东证资管总经理张锋离职 任职三年九个月资管规模缩水引关注

  这一表现与同期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增长形成反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3月,国内公募基金规模从25.32万亿元攀升至32.58 万亿元,增幅近28%。

  业内分析认为,东证资管的规模下滑可能与多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主动权益投资遇冷和创新业务滞后。作为以主动管理能力著称的机构,东证资管曾凭借陈光明、林鹏等明星基金经理打造出多只“爆款”产品。但随着核心投研人才的流失以及市场风格转向量化、被动投资,其权益类产品规模持续收缩,新发基金反响平平。此外,公募化转型迟缓也是一大问题:2019年券商资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启动后,尽管东证资管较早获批资格,但产品线拓展速度不及招商资管、中信证券等同行,在养老FOF、REITs等创新领域布局不足。某券商资管人士匿名评论称:“东证资管过去依赖‘精品店’模式,但在行业马太效应下,中小机构若不能快速补齐短板,极易陷入‘强者恒强’的困局。”

  人事震荡与战略迷途

  张锋的离职并非孤例。近年来,东证资管多次经历高管变动,包括董事长、副总经理等核心职位的调整,管理层稳定性备受考验。这是继王国斌、陈光明、任莉、林鹏等“灵魂人物”陆续离职后,又一位离开的高管。与此同时,公司战略方向亦显模糊:既未完全转向以固收为主的“稳规模”路线,又在权益投资上难以重现昔日辉煌。

  有接近公司的人士透露,股东方东方证券对资管板块的期望较高,但近年业绩压力导致内部对战略重心存在分歧,“如何平衡长期投资理念与短期规模诉求,成为管理层的一大难题”。

  目前,东证资管尚未公布新任总经理人选。有报道称,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即将担任东方红资产管理总经理一职。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两点:若由内部提拔,能否延续投研基因并推动产品创新?若引入“外援”,是否会转向更保守的固收策略,或加速布局财富管理?后续我们将继续跟进。

  (本文Ai辅助,根据公告及wind数据整理而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